本网讯(通讯员 周思雨 牟妮 曹雷宜萍)“教师专业能力是当今国际教育界的重中之重,也是当今教育界面临的主要任务。”3月10日,从武汉工程科技学院三号教学楼报告厅传来了掷地有声的发言,这是人文学院博雅讲堂暨知名学者学术讲座正在举行,主讲人是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坤庆。人文学院院长吴亚林,党总支书记李毅,副院长吴海燕、郭生鼎出席了本次活动,人文学院师生积极参与到本次活动中。
活动伊始,人文学院院长吴亚林对王坤庆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向现场观众介绍了王坤庆教授的履历及专业方向。
王坤庆教授是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教育学、国家级精品课程教育学、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教育学负责人,教育部马工程“教育哲学”教材编写首席专家、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专家。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哲学教学与研究工作。
会上,王坤庆以“新时代大学教师专业发展”为主题展开论述,并从“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性”“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内容”“大学教师的精神境界”“理想的大学教师形象”四个方面对大学教师提出了新高度层面的发展要求。他表示,随着双一流高校的全面推进,大学教师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越来越成为世界性、时代性的议题。王坤庆强调道:“大学教师是人类精神的高地所在!”从自身考察经历角度,王坤庆阐述了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性及如何构建“三维一体”的深度结构。
“任何时候,一名大学教师的使命、自身职责都闪烁着真理光芒的论断。”他呼吁所有教师应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承担起自身使命与责任。他指出,大学教师在课堂上理应旁征博引、侃侃而谈。而大学教师人文历史文化沉淀的经典,才是浇筑生动有趣大学课堂的坚实基础。
活动最后,王坤庆以哈佛校园流行语“人与人之间最小的差距是智商,最大的差距是坚毅。”结束了本次讲座。
据悉,本次讲座是博雅学术交流周活动的第二环节,后期还有“全国青年作家江夏论坛”等活动。此次学术讲座为学院广大师生提供了人文学科研究的新视角、新方法、新观点,同时也向广大从教者提出了新的研究问题和研究思路,进一步拓展和开拓了学界的研究视域,拓展了学院师生学术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