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课堂,永远生动、鲜活、有吸引力。潜心教育教学,他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堂教学,教好每一个学生;探索教学改革,他探索并倡导多样化的“体验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他扎根教学一线13年,全方位培养着一批又一批青年学子。
2010年5月22日,楚天都市报在“本地·教育”版面刊登了题为《80后教师课堂解析<非诚勿扰>》对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原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青年教师冯威课堂教学案例分析及评价改革进行了新闻报道,对于一名刚刚站上高校讲台的教师给了极大的肯定和鼓舞。从那时起,冯威长期探索全方位育人,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图:2010年5月22日楚天都市报“本地·教育”版面
冯威现担任我校艺术与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系主任,投身民办高等教育13年,爱校爱生,用年轻人敢闯、敢拼的劲头与学校共同成长,注重将课程教学内容与思政相融合,主动承担班主任工作,强化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他积极探索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倡导“体验式教学”,不断探索课程思政新路径。他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先后三次指导学生毕业论文获评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学生作品获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20余项。他牢记党员身份,牢记教师使命担当,先后获得全国高等学校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决赛优秀指导老师、湖北省信息技术创新大赛优秀指导老师、校级优秀班主任、校级优秀青年教师、校级优秀个人等殊荣。
坚持思想铸魂,坚持价值导向
作为青年教师,冯威主动承担班主任工作,曾获2015年度班主任工作先进个人,充分发挥班主任在高校学生思想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图:2014年6月14日楚天金报“教卫在线”版面
图:2020年6月12日中国新闻网报道截图
近年来,冯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教学工作的根本标准。不断加强理论学习,结合其所从事的传媒类专业特点,持续开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化、常态化学习,坚持学懂弄通、入脑入心,自觉用“四个意识”导航,用“四个自信”强基,用“两个维护”铸魂。在2020年9月至11月,冯威作为学校教学骨干,参加了2020年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期间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教育的重要论述,围绕实践高等教育的“四个服务”,自觉当好政治上的排头兵。冯威结合所从事的传媒类专业,领会了在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中既要注重科学文化技能的传授教育,更要注重政治和思想内涵的传授教育。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冯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科技创新文化,充分发挥文化涵养师德师风功能。他连续3年在课程中开展了“表白祖国”“表白武汉”“表白武工院”等一系列弘扬主流文化、引导正确价值取向的实践教学活动,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潜心教育教学,注重教学成效
作为一名基层教师,冯威始终把教育教学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在教学工作中承担自己的责任,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堂教学,教好每一个学生,尽心做到业务精、作风硬、讲诚信、肯奉献,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把教师的爱和真情奉献给每一个学生。同时切实增强自己的责任心、使命感和业务水平及教学艺术,积极探索各种方法,采用多种形式,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近年来,冯威坚持在本科教学一线,主动承担新课程、理论课程的教学任务,累计担任《广告学概论》《传播学概论》《数字摄影》《影视广告创意》等近20门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能力课课程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完善所授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讲义、课件,与时俱进,结合所从事的传媒类专业的特点,广泛搜集相关专业视频资料,不断补充新信息、科学发展前沿的新动向。他教学过程重点突出,难点处理得当,结合课程特点,突出案例教学的重要性,使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方法上,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多采用体验式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索教学改革,突出课堂实用性
探索课堂教学改革是冯威站上讲台后一直在坚持的事情。2014年2月,冯威在《新闻心理学》课堂上的案例分析及课堂讨论获得了学生的一致好评,被楚天金报、中国教育在线等媒体报道。
图:2014年3月1日楚天金报“教卫Online”及中国教育在线报道
2014年以来,冯威以学校获批湖北省首批应用型高校试点为契机,不断尝试在实践性环节中进行多样化的教学改革,探索并倡导多样化的“体验式教学”。鼓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进行体验和实践,有效培养学生的兴趣。他在广播电视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影像拍摄实训》中,大胆将实践作业作品与“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产品有机结合起来,突出课程的实战性,这一教学改革举措也被媒体关注。
图:2018年12月15日楚天都市报刊文报道
作为教研室主任,冯威精心组织参与改革课堂教学模式,配合探索“学界+实验+业界”“专业融合+课程融合”等“体验式教学”新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019年结合优秀学长黄磊的从业经历,通过创新的教学方式把业界精英的实战经验引入课堂,将《电视采访与写作》和《电视节目策划》课程融合,联合2017级传媒类广电、广编和播音三个专业的学生,切身体验真实的人物专访节目的前期录制与后期制作,让学生与学长进行一场特殊的隔空对话,细数综艺节目制作的神秘幕后。学生切身体验录播式的电视采访,又实践了人物专访节目制作,并从访谈内容中获得了来自业界精英最前沿的节目制作方法和技巧。“一比一”地把电视台录播方式搬进了课堂。
在实践教学改革中,冯威推进落实“以赛促改,以赛促练”。近年来,他积极指导学生参与各学科竞赛,将专业学科竞赛引入课程教学过程,结合比赛要求展开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在参与竞赛的过程中快速掌握知识要领,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共获得包括高等学校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决赛优秀指导老师奖、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老师奖、湖北省大学生信息技术创新大赛优秀指老师奖等国家级奖3项、省级奖项18项、其他比赛奖项10余项。
统领专业建设发展,助力新进教师成长
冯威自担任教研室主任以来,负责教研室专业建设日常工作,承担起专业建设、专业发展规划、专业申报、专业实验室建设、专业课程建设、专业日常教学等事务性工作。
2013年,冯威负责组织完成了学校转设评估广播电视学专业材料编写整理和规范存档。2014年负责组织完成了广播电视学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并完成《广播编辑与节目制作》《传播学概论》等多门课程教学大纲及实验大纲的编写工作。2016—2018年,冯威负责完成了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摄影、表演等四个新专业的申报工作,组织完成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2017级人才培养方案。2018年,冯威负责组织广播电视学(新媒体方向)、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等三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组织对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教案和讲义的修订和整理,主要负责专业课程设置合理性分析及课程课时调整工作。2018年至今,冯威负责完成影像剪辑实验室、录音棚、虚拟演播室、表演排练间等四个新建实验室项目申报立项及建设期跟进各项工作。2020年9月至今,冯威积极探索师生工作室建设和产教融合,组织广电教研室成立师生工作室2个。
同时,冯威也积极帮助教研室青年教师成长。2017年9月至今,他指导青年教师教案大纲的编写及相关教学方法,曾获2015教学督导工作先进个人。
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老师应该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成为被社会尊重的楷模,成为世人效法的榜样。”
冯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对高校教师的殷切嘱托,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不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努力为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贡献着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