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标兵 | 吴云:用心用情走到每个学生的心里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 2023-01-10 18:55


辛勤耕耘在高校讲台,日日夜夜,从备课、讲授、课余辅导学生参加竞赛,到教科研、教改,专业建设、专业宣传……她用最平凡故事,书写着教育者的辛劳。



吴云目前是我校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的一名计算机教师,2010年至2012年,她在经济与管理学院任实验室管理员。2012年9月转岗后一直从事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工作,从教10年,担任班主任工作长达8年,教育教学、学生工作成绩斐然,有口皆碑。 

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通过多年教学实践和改革,吴云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模式:采用图片和视频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采用自编软件、自制视频模拟知识难点或实验室的硬件设备的操作;课前仔细备课,及时将学生的到课、学习情况反馈给辅导员,教学效果良好。2014年,吴云在学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荣获三等奖。

教育中的“慢”关爱 

2019年下半年《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实验课上,18移动本4班的向同学突然晕倒,吴云立马借来躺椅,把向同学扶上去,然后送到校医务室联系120急救,并打给学院书记和辅导员说明情况。在校医务室抢救处理、等待救护车的过程中,通过与现场同班同学的沟通,吴云了解到向同学的妈妈就租住在学校附近,立刻想办法联系她的妈妈。向妈妈在救护车来之前,赶到了校医务室,采取一系列措施后,向同学终于恢复过来。确认向同学病情稳定后,吴云才将现场的同学全部带回教室继续上课。

 

 

 

后来,吴云了解到,向同学因患有癫痫,反应有点迟缓,如果焦虑容易引发晕厥。吴云在安慰向同学的同时,要她在遇到没有学懂的知识时,直接和自己联系。从此,向同学经常拿着不同课程的笔记和录音来找吴云请教,这样的课外辅导关系一直持续到2022年上半年的毕业论文设计。吴云深知,向同学最需要的就是慢且细致的教育,需要以一个等待的姿态倾情投入,耐心关注,用慢节奏促进生命的进步和成长。 

爱是走到每个学生的心里 

2014年,吴云初次任班主任,所带的班级是13计软本1班,她既关心学生的生活、身体的健康,还引导他们学会学习的方法、懂得怎样做人,她坚持不带“有色眼镜”看待学生,认真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不断尝试管理方法,做好学生思想的引导工作,指引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注重培养一个学风正、凝聚力强的班集体。吴云经常深入学生宿舍,通过开班会、跟班听课以及交谈等形式,与学生广泛接触,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遇到的种种困难。在充分了解学生基本情况的前提下,帮助学生树立人生目标,规划大学生涯,在时间规划、能力锻炼等方面提供建议。学生在校的饥寒冷暖,喜怒哀乐她几乎事事关心,真正走到了每个学生的心里。

 

 

 

吴云兢兢业业、用心育人,她还了解到,班上一名优秀的插班生张同学在2013年5月底被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在进行了造血干细胞微移植后,病情才好不容易稳定下来。不幸的是,2014年的国庆节,张同学病情突然恶化,由慢性期突变成急变期。吴云立马把情况汇报给了教研室,教研室16位老师伸出关爱之手,共计捐款3100元,13级计软本1的辅导员胡美龄所带的8个班共计捐款3830元。吴云暂时搁置手中的工作,亲自带领一班班长、13计软二班班长等同学于10月17日前往荆州中心医院看望张同学,带去了学校领导、老师及同学的一片关爱之心,亲手将师生们捐献的6930元送到张同学及其家人手中。 

关爱是最好的祝福 

吴云热爱本职工作,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自从教以来,在教学中始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用大量的业余时间辅导学生参加国家、省级大赛,与学生共同成长,同时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质,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吴云最早指导学生参加校外大赛是2013年的第八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是STC杯单片机系统设计大赛,整个2013年暑假,吴云都在学校与学生同吃同住、一起研究,设计单片机的控制系统,录制、编辑视频,书写相关文档,最后按要求提交了参赛作品的相关材料。由于时间比较仓促,设计的作品功能不够完整,没有获奖,但收获了大量的经验,在参赛作品的准备期间对学生的生活学习的关爱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第二年,也就是2014年,吴云提前开始准备构思、设计、实现作品,最终带领学生获三等奖,吴云获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2015年,吴云任15软工本2班的班主任,在融洽相处两年后,吴云再次组织学生参加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大赛——大数据应用技术赛。该班学生踊跃报名,最终确定6名学生(2组)去哈尔滨广厦学院参加大赛,其中4名学生是15软工本2班的同学。从武汉到哈尔滨,路途遥远,漫漫2500km,由于飞机、动车费用较高,提前乘坐Z字头的直达车,耗时将近30个小时才到达。关于乘坐火车的相关事宜,吴云事无巨细地关心。由于参赛时间接近2017年上半年学期末,她还提醒参赛学生办理好缓考手续、并说明缓考可能会影响下学期初的综合测评等。正是因为吴云无私细致的爱,整个参赛过程中,学生身心愉快,比赛时正常发挥,2组都获二等奖,吴云也荣获二等奖指导老师称号。

 

 

15软工本2班学生非常喜欢和尊重吴云,2017年5月,吴云结婚,该班同学一起在美丽的明心湖畔录制视频,送上最诚挚的新婚祝福。

 

 

 

专业建设的领头羊 

吴云为人和善、踏实认真,在教研室经常与同一体系课程的教师沟通,讨论教学知识点、进度、授课方式等,并引导和帮助新进教师展开教学工作。她积极投身教研、教改工作,广泛参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建设,参与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主持专业宣传片的拍摄;撰写5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实验大纲等;积极申报教研、科研、产学研项目,她主持的省级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新形势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移动互联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研究》,参与的省级课题《城镇化下的湖北省农产品快销渠道研究》都已结题。撰写的10余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国家级、省级等各级刊物上发表,完成《Android综合实习课程》等校内教材编写,并积极筹备教材在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出版工作。主动牵头联系校外计算机相关企业并参与校企合作的相关工作;收集计算机软、硬件信息,主持《移动互联网软件开发专业实验室》专业实验室申报、建设、验收工作,计算机实验室软硬件的调试工作。

 

 

 

为提高自身编程能力,吴云自主研发实现了学校的专升本考务系统,自工作来,一直奋斗在学生管理、教育教学,科研的第一线。 

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仅靠对学生的关爱和付出是难以为继的。只有不断提高专业文化水平,才能满足高校学生身心发展需要。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吴云积极研究《高校教育管理》《高校心理学》以及相关课程的资料,坚持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积极实施校本课程,充分利用课外资源,开展个别化训练和研究,推动融合教育,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研究型、创新型教师。

吴云通过自学以及各种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专业技术能力,同时深入了解了企业人才培养需求及能力要求,为教学工作能力的持续增长打下了基础。

“教育非他,乃心灵的转向。”高校教育面向的是成年的大学生,他们有自己的思考。吴云相信,只要用真爱、耐心、细致和真诚,用实际行动引导学生锤炼品格,带领学生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奋斗奉献,也就是向爱、善和智慧的转向。吴云就是这样认真负责,以最真诚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位同学。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3/06 16:29:29